| 旅游規劃設計甲級資質 |
京ICP備1803086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5526號">
010-62263429
Latest news
最新資訊
Latest news
最新資訊
早在1995年,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為了完成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群雕,以0.3元錢(每天每平米)的低廉租金租用了兩個近3000平方米的舊廠房作為雕塑車間,由此開啟了798藝術區的發展歷程。2000年前后,隨著一批藝術家的遷入,這個被遺忘的角落開始聲名鵲起。
798藝術區的前身是始建于上個世紀50年代的718工廠,在蘇聯援建的大時代背景下,798的建筑為何會具有如此獨特的造型與美感,甚至2003年建筑大師扎哈看到798時,評價稱之為是包豪斯世界上僅存的包豪斯工業建筑群。經過查證,718聯合廠的設計圖竟然是前東德的德紹工業設計院,而這個設計院正是包豪斯風格建筑設計的大本營。一時間,這個電器元件廠,實現了藝術價值上的華麗轉身。包豪斯風格的建筑本身就有強烈的現代藝術氣息,給藝術家營造了一種獨特的創作氛圍,而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又在潛移默化的去融入到這個環境中去,達到“藝術表達信仰”的目的,隨處可見的涂鴉,放大了藝術家們自由自在的創作狀態,也更容易讓游客融入藝術的氛圍中來。
在10年前,這里引領的現代藝術潮流宛如年輕人般風華正茂,而如今,游客多了,藝術家卻走了,表面看似繁華,但這里的藝術氛圍卻已被商業氣息完全擠壓殆盡。
導游的擴音器響徹四周,旅游團隊被帶到固定的店家購買紀念品;仍有畫廊人頭攢動,但是墻上的畫作卻變為不同寫真主題的背景板;所謂的創意工作室擺放著琳瑯滿目卻又粗制濫造的手工藝品,商鋪一家挨著一家,真正的畫廊反而成了點綴。
今天的798完全不復當年的先鋒、個性、創意十足,而是出現了明顯的“逆淘汰”現象。最初締造798的生力軍早就離開了這里,798成為了小資和文青頻繁光顧的地方,地攤工藝品集市越來越多,真正的創意產品確越來越少了。
798呈現出了與國外大多數藝術區相同的發展路徑以及命運,以藝術始,以商業終,商業的繁華最終將藝術氣息淹沒。然而國外很多著名的藝術街區至少都經歷了二三十年的時間,甚至可達半個世紀,其間可以涌現諸多藝術流派和藝術家,為當代藝術史做出貢獻。但是本應處于上升期的798卻為何如此缺乏生命力呢?究竟是藝術產業的宿命,還是商業必須付出的代價?
從城市規劃發展的角度來看,798藝術區充分體現了藝術的價值及其溢出效應,附近的商業和地產都因798的存在而得到很大的價值提升。但是藝術產業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它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跟不上其他行業的發展節奏,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藝術產業初期就能產生較大的商業溢出效應,這也是藝術街區遍地開花的原因。但當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收益更多的替代產業出現后,真正的藝術就不再有競爭力了,這種被市場化、商業化扼殺的結果是藝術產業難以逃脫的命運。
798的繁榮也是中國藝術品大牛市的一個體現,但是牛市過后,隨著希克和尤倫斯相繼敗走中國,遠離中國大陸后的2012年,市場突然急轉直下,開始持續下滑。不斷攀升的藝術品價格原來只是浮華的表象,真正的藝術創新被藝術品的投機炒作所壓制。缺乏原創能力再結合商業化的沖擊,798迅速走向沉寂。在這種行業發展背景下,商業化帶來房租成本不斷高企,造成大量優秀藝術家流失,798的藝術生態進一步收到破壞。至此,798藝術區的發展陷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局中。
總結來看,在藝術品市場整體低迷的背景下,雖說商業化傾向確實加劇了一些藝術家和藝術機構所面臨的困境,但是不能就此將商業與藝術對立起來,將目前的困局完全歸咎于商業化,798本身還是存在諸多問題的。
時至今日 798的商家依然處于簡單聚合的零散經營形態中,停留在賣作品、賣門票、賣活動、賣展覽、賣餐飲的傳統形態上,彼此之間沒有協同效應。藝術家和藝術商人們依然在用擺攤的方式兌現價值,那么從觀念到模式都顯然已經遠遠落后于時代了。
可以明顯的看到798的核心問題是產業化水平較低、產業布局隨意性強,無法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只是簡單的產品交易,畫廊等機構只是從事作品的展示和展銷,沒有做增值服務。缺乏專門為藝術家進行包裝、推廣、提升的藝術家經紀服務,也沒有專門為藝術產業辦理產權交易、抵押貸款、藝術保險的藝術金融。”
其實 798 的問題,也是國內幾乎所有文化產業園區的共同問題,他們無論規模大小,都幾乎沒有一個能夠進化出整合形態,更別說進化成為生態圈的程度了。既不能提供別人無法取代的服務,又不能創造別人沒有發現的新業務,798的品牌價值下降并不意外。
因此,結合798的問題以及紐約蘇荷的經驗,以下幾點還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首先要有非常準確的定位,只有做好了定位才可能做好可持續發展。
其次,在資金上、管理上要給予藝術區特殊的扶持政策,同時扶持政策要具備針對性和科學性,將優惠真正落實到藝術家創作本身,而不是那些平臺建設上。
此外,也要讓具備先進資源與管理經驗的專業運營公司參與進來,承擔起藝術家作品的生產、推廣、營銷等一條龍服務,加之政府部門的相關扶持,共同打造持續發展的模式和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