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規劃設計甲級資質 |
京ICP備1803086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5526號">
010-62263429
Latest news
最新資訊
Latest news
最新資訊
國務院于1月20日印發《“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四五旅游規劃”),距今已經滿月,期間各大旅游媒體都進行了報道和解讀。讀過后總感覺不過癮,好像哪里有點不對勁。趁著春節假期,筆者仔細學習了《“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三五旅游規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四五文旅規劃”)、《“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四五文化規劃”)以及部分相關文件,覺得應該將這些資料做一個縱向的和橫向的對比,才能更好地領會“十四五旅游規劃”的精髓,因此有了此文的標題。所謂“縱向”是說發布時間上的先后關系,也指規劃的上、下位關系;“橫向”是指規劃上的平級關系。
首先,很多人都可能會問一個問題:為什么有了“十四五文旅規劃”還要頒布“十四五旅游規劃”?筆者認為,后者的出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政策的慣性,“十三五旅游規劃”開始由國務院發布,顯示出國家對于旅游業的重視,但到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門合并,為了扭轉旅游產業政策預期力度變弱的局面國務院繼續發布“十四五旅游規劃”可謂態度鮮明,即旅游業對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依然重要;二是在“三新一高”發展背景下,旅游業地位進一步強化和提高,尤其是對于促進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是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旅游業因疫情受到沉重打擊,單獨制定“十四五旅游規劃”并繼續由國務院發布無疑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給主體市場帶來巨大信心,支撐其挺過眼下最困難的時期,穩定行業發展預期以及社會就業。
那么,“十四五旅游規劃”到底是如何穩預期和突出旅游業重要地位的呢?筆者認為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對于旅游業發展成就高度肯定
“十四五旅游規劃”對于十三五期間旅游業發展成就做出了七個方面的充分肯定,這比“十三五旅游規劃”多出了三個。更重要的是,在說法上有好幾個提氣的地方。首先,將旅游業所有發展成就都提高到了國家層面,這跟“十三五旅游規劃”主要是就旅游業說旅游業有根本不同,這充分肯定了旅游業發展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種種密不可分的關系;其次,破天荒地指出:旅游成為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的剛性需求,意思是旅游消費可以跟吃、住、行等生活必需品劃等號了,既然是必需品了,那么就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了,在產業扶持政策上就應該更加注重基礎性和導向性,同時市場化程度也會進一步提升;第三,“旅游成為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這不得不說是文旅深度融合結出的碩果,也證明旅游業一直以文化為靈魂的做法是真理,中國正在成為構建新世界格局的大國,文化輸出是必然,而旅游是重要的輸出途徑;第四,強調了旅游對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作用,即發展旅游是解決生態保護與經濟收益矛盾問題的最有效的途徑,目前還沒有“之一”。
發展思路上更加注重旅游產業內生驅動力
在新格局和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環境下,旅游業包括其它產業的內生發展動力越來越重要。這里的內生動力涉及三個層面——
提出城市、目的地、城鄉旅游發展新型空間關系
在全國的旅游發展空間布局上,“十四五旅游規劃”的提法較“十三五旅游規劃”有所不同。
首先
把“十三五旅游規劃”中的旅游城市群、旅游功能區、國家旅游風景道及國家精品旅游帶都歸入到“點狀輻射、帶狀串聯、網狀協同”全國旅游空間新格局中,目的是整合利用區域旅游資源和區域旅游品牌及服務;
其次
除對東部、西部、中部進行旅游發展宏觀指導外,還特別提出東北地區的旅游發展總體思路,即產業轉型升級、服務水平提升和冰雪旅游等特色旅游開發;
第三
還單獨提出并細化了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旅游發展模式,包括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區、邊境旅游試驗區和跨境旅游合作區等;
第四
還特別提出旅游城市和目的地建設,打造一批旅游樞紐城市、重點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目的地,尤其提出支持桂林等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其中特色旅游目的地包括紅色旅游目的地、歷史文化旅游目的地、景觀資源旅游目的地,這跟國家大的區域發展戰略密不可分,需要指出的是,紅色旅游仍舊是受到特別關注的,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和紅色旅游目的地等提法都是新鮮出爐的,只是發展要點和模式會跟以前有所不同;
最后
優化城鄉旅游休閑空間中強調了“旅游休閑”,而不是單純的“旅游”,包括“微度假”、“微旅游”乃至“宜居宜業宜游”、“環城度假帶”、“旅游休閑街區”等說法其實都圍繞“休閑”來考慮旅游空間布局,這一方面是疫情的影響,人們的跨區域旅游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是我們的城鎮化向著更高水平推進的必然要求。
相較十三五,“十四五旅游規劃”旅游產品的章節順序更加靠后,而且內容劃分也更加簡潔和突出重點,就是產品供給、市場主體和產業融合三個方面,條理上更加清晰明確,內部的事和外部的事一目了然。
新增加的內容除貫徹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對于旅游部分的闡述外,還進一步明確了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冰雪旅游、郵輪游艇旅游等專項產品的開發思路。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紅色旅游還是要“大力發展”的,并沒有被削弱,只是在發展思路上有新動向,就是要注重跟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等的融合,并且提出建設“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
鄉村旅游發展要注重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并推出一批國際鄉村旅游目的地和鄉村旅游集聚區,尤其要銜接鄉村振興戰略,讓旅游帶動作用充分發揮。
冰雪旅游發展是今后五年發展的新重點,北京冬奧會結束后冰雪旅游熱還將持續一段時間,2022年1月,文旅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文公布了12家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單,可謂政策支持力度空前。這些滑雪旅游度假地中,有些是跟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相重合的,但為了突出滑雪主題,放大冬奧會效應,突出體育與文旅的融合,相關部門也是“拼了”,單獨提出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
郵輪游艇旅游在“十三五旅游規劃” 中提過了,而且內容還不少,但沒有落到具體的空間上,“十四五旅游規劃”彌補了這一缺憾,提出在上海、天津等主要濱海城市港口完善郵輪旅游基礎設施,特別提出建設三亞國際郵輪母港。游艇旅游項目也落實到了具體濱海城市,而且相關產品應適合大眾旅游消費。
有一個需要注意的細節,就是關于研學旅游,“十四五旅游規劃”貌似弱化了不少,這里是說跟“十四五文旅規劃”比,因為后者提出了要開展國家級研學旅行示范基地創建工作,但前者卻沒有這樣的說法,且“研學旅行”字眼只字未提而只提研學旅游,出現的次數也少了很多。在采納了“旅游是一種生活、學習、成長方式”的說法之后卻弱化了相關描述,不知道是為啥。另外,相較“十三五旅游規劃”來說,研學旅游還算比較受重視了,因為十三五根本沒提研學旅游的事。而且十四五雖然也沒提“國家級”字眼,但卻籠統說了要創建研學旅行示范基地,對于研學旅游這一塊也不算明顯的弱化吧。
關于“旅游+”和“+旅游”,相關描述沒有十三五那么“恢弘”了,但其實更加具體了,尤其提出了要“推進國家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示范區建設”,而且跟其它幾個規劃說法一致,算是本次規劃的一個重點。其它涉及到產業融合的內容也有了具體抓手,包括體育、工業、國防軍事、中醫藥健康等的融合示范區等。
“十四五旅游規劃”首次提出科學保護利用體系打造,并且放在文件很靠前的位置,甚至比產品體系章節還靠前,緊隨在旅游空間格局構建后面,體現了國家對于文化旅游資源及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
即塑造中華民族共同體和整體辨識度,這對于彰顯我國多民族融合統一的文化特征,提升全社會團結力形成重要支撐,也是我們建國以來取得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的重要法寶之一,因此必須貫徹和發揚光大;
明確了文旅資源普查、國家公園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三大抓手。國家在這個時間節點啟動文旅資源再普查很有必要,因為上一輪資源普查已經過去很久,不再適應新發展要求,尤其是在資源的分類和分等定級方面,如何適應行業新的需求,確實得重新考慮。國家公園和國家文化公園是這幾年國家重點推動的兩項工程,對于更好地保護利用自然環境資源、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加強我國的世界話語權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國家文化公園提出已有三年,開始是長城、長征、大運河,后來又增加了黃河,今年又增加了長江,已經形成了遍及全國的國家文化公園體系。
其實,不管是國家公園還是國家文化公園,對于旅游發展來說都是利好,因為它們設立的初衷是考慮其綜合功能,這跟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等偏重保護還不一樣,從而放大相關核心資源的經濟社會價值,實現協同協調發展。
綜上所述,通過對“十四五旅游規劃”、“十三五旅游規劃”、“十四五文旅規劃”及“十四五文化規劃”等進行對比分析,我們有兩大感受:一是旅游業經過疫情前幾年的快速發展,再接受疫情的洗禮,發展的步子需要收一收了,要邁得更加扎實,以做好“分內”的事為主,把文旅融合真正做到位;二是同為“十四五”的這幾個規劃實現了高度融合,下一步就是考慮如何扎實推進,在落地實施過程中也實現高度、深度融合。
相信,在國家層面高位推動下,在疫情預期逐漸向好的情況下,在經濟社會全面轉型、旅游消費已成為剛需的拉動下,我國旅游業將迎來下一個春天,旅游人也將迎來新的大光明時代!